在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超过1万名建设者坚守岗位,全力推进工程的建设。
超级工程背后离不开超级建设者。前不久,定居中山的美籍教师大力来到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建设现场,亲身探访参与建设的超级工人。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跨海集群工程,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
其中,伶仃洋大桥主塔及锚碇,西人工岛等施工现场均在海上,常驻施工人员超过1000人。为解决他们看病远、难、烦等问题,项目联合中山市人民南朗分院在海上生活平台开设“健康驿站”。
这个“海上诊所”内置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械,包括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医护人员进驻海上平台,为工人提供健康咨询、科普、诊疗等服务。
工人们一般在5:40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6:20集合开班前会后,他们便会到各自岗位上。
伶仃洋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主塔高270米,工人们也正在高空200多米的猫道,有序地开展施工作业。
猫道是悬索桥上部结构的施工平台,由镀锌钢丝网和防滑木条等组成,便于施工人员在上面进行高空作业。
伶仃洋大桥猫道宽约4.1米,单幅总长约3000米,最低点离海面有105米,相当于差不多40层楼高。
大力与施工人员一起走到猫道上感受,猫道上风很大有点晃。但是很稳固很安全,为确保施工人员安全,项目事先开展了培训及防高坠演练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经验和加强学习培训,建设者得到全方位的能力提升,在深中通道产业工人培训中心,有着完整的一套培训流程。
这里有安全急救知识学习,消防灭火体验密闭空间体验,平衡木体验洞口坠落体验等。
安全、高效、有序施工,正是每一位劳动者的默默付出和辛勤劳动,才有了那么宏伟壮观的超级工程。
一点一滴的平凡努力,一个又一个坚定前行的身影,汇聚起巨大力量,在伶仃洋上创造着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