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采购的工程用钢材应具有生产厂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招标要求的质量要求(钢材必须符合GB700-65所规定之机械特性)。对有疑问的钢材按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的要求进行抽样检查。
对主要工程设备和材料,需征得监理公司及业主书面认可后方可采购。所购设备和材料必须有合格证,且需经监理公司检验合格签字并由业主签字认可后,方可使用。
钢结构安装前应检查钢结构制作质量,对于由于制作和运输过程中所造成的缺陷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安装。
按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安装放线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测量放线。放线时应根据HWS线安装时所确定的座标基准和标高基准统一(此基准应由业主、监理、造型安装、砂处理安装、土建施工统一),并由统一基准引线进行测量、放线。
一般平台分件吊装现场拼装成型,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小型平台不影响其它设备吊装和平台本体方便吊装的可在工厂或在现场地面进行预制后整体吊装。
安装使用临时螺栓时,在每个节点上穿入的数量,应根据安装过程所承受的荷载计算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按号料时所划切割线、利用等离子切割机、气割、联合冲剪机、剪床等装备进行切割。
气割前应将钢材切割区域表面的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气割后应清除熔渣和飞溅物。
对于需进行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中的灌浆面应凿成麻面,并在灌浆前将灌浆面浸湿。
利用汽车吊或桅杆配合卷扬机进行底层立柱的吊装就位,调整工作。立柱吊装应按座标方位顺序吊装,以方便汽车吊的进出场。
立柱吊装前应将立柱吊装后受就位影响的设备、输送设备等运输至安装位置。并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加以保护,以防止损伤设备。
按照初步设计图纸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立柱、砂斗梁、钢梯、主梁等全部在工厂预制完成;所有砂斗先将壁板(包括加强筋板和加强角钢等)在工厂预制完成,运至现场后,吊装至安装位置拼装完成。平台支撑梁、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辅助梁、平台面板等在现场预制后吊装至安装位置后拼装完成。
定位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焊缝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且不应大于8mm;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5mm,定位焊位置应布置在焊道以内,并应由持合格证的焊工施焊。
制作质量应按设计要求和本工艺要求的允许偏差进行钢构件的制作质量检查。并填定质量记录,制作质量检查应请监理、设计代表参加,共同检查,并在检查记录上签字。
并应提供工程验收所需的保证资料、技术资料、检验报告等。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
注:按《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50205–95 对各项目进行检查。
钢结构应分单元按上述工艺流程进行分单元安装以形成单元刚度。形成单元刚度后并经调校合格后应立即对立柱柱脚进行固定联接,立柱固定后就可进行单元整体的安装。钢结构安装时应注意配合设备安装。最后形成总体安装联接。单元钢结构安装顺序如下图所示:
基础顶面直接作为柱的支承面和基础顶面预埋钢板或支座作为柱的支承面时,其支承面地脚螺栓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构件的隐蔽部位需焊接、涂装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完全封闭的构件内表面可不涂装。
必须使用与结构用钢材质相配匹的焊条,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焊条必须使用经检验合格的焊条;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
立柱的校正可利用千斤顶、斤不落、天车等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平面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当钢结构安装形成单元后,应按设计要求的定位方式进行定位,如采用焊接固定的应按设计要求的焊接方式进行焊接;如采用二次灌浆的立即对立柱进行二次灌浆,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应调整地脚螺栓的紧固力。二次灌浆应采用碎石混凝土。其强度应比基础混凝土高一标号。
钢垫板面积应根据基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柱脚底板下细石混凝土二次浇灌前柱底承受的荷载和地脚螺栓的紧固拉力计算确定;
垫板应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的柱脚底板加劲板或柱肢下,每根地脚螺栓(锚栓)侧应设1~2组垫板,每组垫板不得多于5块。垫板与基础面和柱底面的接触应平整、紧密。当采用成对斜垫板时,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垫板长度的2/3。二次浇灌混凝土前垫板间应焊接固定。
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立柱安装前应在钢柱的底板,柱身和顶板上分别画出立柱的中心线。底板和顶板上的中心线;”字形,并在侧面打上样冲标记。定位时应按原已放出的定位基准线进行测量定位。
吊装就位后应进行立柱的初校,并保证立柱垂直度在 20mm之内后,拧紧柱底地脚螺栓后,吊装钢丝方可松绳。
支撑安装前,应复核和复校立柱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后,随即安装和固定支撑,使整个结构形成钢性排架。焊接柱间支撑时,应严密观察和校正柱子的垂直度的变化情况,以防止柱子发生永久性的超验收标准的误差出现。
焊接时,焊工应按焊接作业指导书确定焊接工艺施焊,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做母材上引弧。
角焊缝转角宜连续绕角施焊、起落引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角焊缝端部不设置引弧和引出板的连续焊缝,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弧坑应填满。如下图所示:
基础检查应对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位置等进行检查,并应进行基础检测和办理交接手续。当基础工程分批进 行交接时,每次交接验收不应少于一个安装单元的柱基基础。对不符合要求的基础应合同设计、监理、土建解决处理。
立柱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应保护完好;放置垫铁部位的表面应凿平。
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当不符合要求时,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对接接头、T型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头待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与焊件相同,引弧和引出长度应大于20mm。焊接完毕后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现场确定,确定的原则为保证构件的质量,减小成型后的变形。
组装前,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剌、污垢等应清除干净。
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天使用的涂料应在当天配置,并不得随意添加稀释剂。
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负偏差值的1/2。
由专业技术人员向施工人员作技术交底,说明钢结构制作的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法。
支撑安装完毕后,利用斤不落进行料斗的安装、固定。固定应按设计要求执行,进行砂斗的拼装焊接时应制作挂梯或搭设焊接平台,拼装焊接时应注意设备和人身的防护。
放样和号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的加工余量。
当采用螺栓连接时,每个螺栓一端不得垫2个及以上的垫圈,并不得采用大螺母代替垫圈。螺栓拧紧后,外露螺纹不应少于2个螺距,当采用焊接连接时,安装焊缝的质量应符合上述钢结构制作焊接的工艺规定、要求。定位焊缝承受荷载时,焊点数量、厚度和长度应计算确定。Kaiyun App下载 全站Kaiyun App下载 全站